京新高速项目野生动物通道通过“生态大考”
作者:铁建高速
时间:2025-05-23
浏览次数: 次
5月22日,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”。铁建投资新疆京新高速项目公布最新成果:这条贯通新疆的交通大动脉,全线62处野生动物通道持续发挥作用,蒙古野驴、鹅喉羚等10余种动物已顺利通过人工通道完成迁徙,成为公路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标杆范例。
监测成果:动物通道“用起来”

羊群通过生物通道
京新高速项目在生态敏感区域设置的野生动物通道持续发挥作用。监测数据显示,蒙古野驴、鹅喉羚、猞猁等大中型野生动物已通过3座上跨式、10余处下穿式专用通道完成迁徙,其中鹅喉羚通行次数达百余次。红外相机还捕捉到天山马鹿、赤狐等物种在通道附近觅食活动,印证动物正逐步适应人工通道。
创新设计:三层立体通道“匠心创造”

动物通道
为保障动物自由迁徙,京新高速项目在动物活动密集区域创新打造4座“三层叠加”立体交叉桥——铁路、动物通道、高速公路垂直分布,桥高10米、长100米,兼顾交通需求与生态安全。通道周边通过撒布动物粪便、种植草籽、挖掘天然水坑等“自然引导”方式吸引动物通行;沿线设置标识牌提醒司机减速,并安装监控系统实时追踪迁徙动态。全线布设千余座桥梁、涵洞,平均每10公里一处通道,实现动物通行路线“全覆盖”。
和谐共生:经济动脉也是“生命走廊”

动物通道标识
京新高速项目建成通车后,不仅成为贯通新疆的交通“大动脉”,更以生态细节书写“中国方案”:立体动物通道、规模化野生动物监测网络、精细化引导措施,让蒙古野驴奔腾的身影与疾驰的车流共存。
京新高速项目用行动证明发展的车轮与自然的脚步可以同行。当鹅喉羚悠然穿过通道,当猞猁在立体桥下留下足迹,这条“沙漠天路”以科技与匠心,守护着丝路之上的万物生灵。